她是一个不服输,敢向困难叫板的人;她是一个自己富不忘带动他人富的人,她就是远近闻名的花卉苗木种植大户冯晓燕。冯晓燕家住湖北省钟祥市磷矿镇,从小有一个梦想,就是拥有一个自己的花园,每天给它们培土、浇水、施肥,看着花草一天天长大、开花。 冯晓燕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1992年8月,时任村妇女主任的冯晓燕辞去职务,自费到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系学习,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她拿到了农林学系的结业证。从此她开始了她的花卉种植创业之路。从在园艺场给人打工开始,她利用自己的所学运用到花木生产实践中去,她虚心向老花农和专家请教,为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当时工资微薄,体力繁重,但她没有退却,因为这正是她热爱的事业。到后来自己当老板,经过近10多年的拼搏,冯晓燕的花木市场越做越大,总资产达到400多万元。阮坪园艺场从昔日的1个基地30亩场地发展到5个基地500共多亩的大型苗木生产企业;花木品种也由10余个发展到50多个,现育有各种苗木50多万株,由于品种精良,苗木只愁长不愁销。几年来,冯晓燕为附近花农提供了40多万株优质经济苗木,为市场提供了40多万株绿化苗木,她的产品远销到陕西、河南、湖南以及湖北省的武汉、襄樊、荆门、宜昌等地,成为华中地区名符其实的“花卉大王”。 1996年7月,一场罕见的洪涝灾害袭击了江汗平原,不仅磷矿镇的数千亩农田绝收,冯晓燕的园艺场也遭到了灭顶之灾!园艺场里苗木被积水淹没一米多深,时间长达半月之久,冯晓燕精心培育的10多万株优质砂梨苗木和数万株绿化苗木被无情的洪水淹死!损失达10多万元。她看着自己辛苦了几年的成果转眼就没了禁不住失声痛哭了!而此时丈夫身为国家干部,此时正在蹲点村与农户一道抗洪救灾,根本无暇顾及她和园艺场。她只好独自一人投身到灾后恢复中去,她请来民工,一棵一棵的用清水浇洗着尚有一线生机的苗木,一遍又一遍的用泪水和汗水冲洗着充满无限希望的苗木!虽然洪水无情,但是抗灾有志,冯晓燕终于战胜困难,仅用一年时间就使园艺场重新恢复了生机。1997年她又投资20多万元买断100亩荒山30年的经营权。 在创业之路上,她有一个好助手——丈夫黄建华。为了支持冯晓燕的事业,黄建华曾先后3次停薪留职,当好妻子的司机和“保镖”。1995年春,冯晓燕凭借自己的实力挑起了阮坪园艺场场长的重担,当时的园艺场遍地荒草,冷清萧条,为了重振园艺场,她专程到武汉请来花木专家到园艺场实地考察,论证该地土壤、气候、水源等条件是否适宜发展园林种植,在得到专家肯定的结论后,她有了信心。然而在这时的她刚刚怀孕,身体不便,剪枝嫁接,加之当时花木销售不畅,她犹豫过,徘徊过,作为丈夫的黄建华看到妻子因劳动强度大,经常腿疼抽筋,妊娠反应强烈,心疼,但他深知妻子不会轻意放弃她热爱的事业。他主动承担了家里所有家务,晚上给她按摩肿腿,鼓励她“做事业要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冯晓燕听后欣慰地躺在丈夫肩头睡着了。第二天早上她又一头扎进了苗圃里整枝稼接,晚上整理记录。 花木生产作为朝阳产业,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是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永远站在潮头,必须依靠科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多年来,冯晓燕不仅从外地请来专家、技术人员指导花木生产,她还每年订阅数百元的《中国花卉报》、《花木盆景》等报刊杂志,利用科学技术知识,在花木生产上搞技术创新,积极引进新品种,使用新技术,让园艺场成为花木生产的试验田和示范场。经过反复实践,冯晓燕成功地引进了红玉兰、四季桂、尖叶玉兰、乐昌含笑、大叶樟等花木新品种,她还利用大叶女贞嫁接桂花获得成功,并采用大棚育苗、芽苗移栽、化学调控、夏季切接等技术,使砂梨苗木生产从两年缩短到一年,受到中国园艺学会高级农艺师汪承业的高度赞扬。由于冯晓燕注重技术进步,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她的园艺场所栽植的花木95%是自己繁育生产的,科技是她发展生产的主要手段。 几年前,在花木市场疲软的时候,有部分树种和小规格苗木出现滞销,有些苗木种植户便打退堂鼓,纷纷转向其他行业。但是,面对日渐萧条的市场,冯晓燕有着自己独到的眼光,她预见到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出台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都会给花木生产者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于是,她不仅没有压缩花木的生产规模,而且还加大了投资力度,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在耐寒性和常绿树种上作文章,扩大种植面积,等待适时出击。 冯晓燕不仅自己致富成功了,她还帮助周边花农依靠花木种植走上了致富路。近年来,在她的辐射带动下有35户花农种植花木,面积达到2700多亩,帮花农推销苗木3万多株,为花农创收近20万元。对刚起步的花农她经常是无偿提供种苗,将花木信息、技术知识等无偿提供给周边花农,为他们当参谋出主意。她的园艺场不仅为花农提供种植小苗,还为花木经纪人提供大量工程用苗,使花农在闯市场的过程中无后顾之忧。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冯晓燕积极行使自身使命,参政议政,代表周围的群众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2005年磷矿镇政协委员座谈会上,冯晓燕和另外2名政协委员经过走访调查后提出了镇区自来水厂改制的议案,镇委、政府对此事非常重视,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上海凌发机床有限公司横峰分公司,投资205万元对水厂进行改造。从此杨湾村、杨湾社区和刘冲社区13000多居民长期饮用不洁净水的历史将宣告结束。她还和其他政协委员提出了杨榨至陈安、吉庆至共同、长坪至阮坪三条公路给当地的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的议案,经镇委政府积极争取,将这3条村级公路纳入交通部2005年通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计划。全长11公里,按照四级公路标准施工,工程总投资140万元,解决了7个村1400多户4000多人行路难,畅通了经济发展的道路。 |